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sumjw (无名), 信区: CE
标  题: 解读从华为走出来的创业者[转载]
发信站: 荔园晨风BBS站 (Mon Mar 10 13:26:17 2003), 转信

【 以下文字转载自 Jobs 讨论区 】
【 原文由 sumjw 所发表 】
 家庭氛围影响孩童的成长、校园文化影响学子思想、大企业的工作经历同样会影
响从中走出的创业者,尤其是那些在行业内有重大影响力的企业,工作愈久,影响
愈深。在通讯领域,华为是知名企业,有人说华为是创业者的黄埔军校,有人说从
华为出来创业较难成功,凡此种种,究竟华为会对从中出来的创业者有哪些影响呢


  拒绝媒体:沉默之狼

  在通讯领域、乃至中国企业中,华为的大名无人不晓;面对传媒,华为的低调
同样无人不知。无数记者在华为面前望而却步,要想采访华为总裁更是难上加难。
据说,自1988年创建华为以来,任正非从未接受过媒体任何形式的采访,留给人们
的只是一个“神秘强人”的印象。网上搜索华为以及任正非的资料,不少,但是真
正采访到的却是不多,更多消息则是传闻、猜测、分析。华为为何如此低调?任正
非为何如此拒绝传媒?有人传说是出于政治原因;有人说是华为研发人员不喜欢过
多宣扬,而任正是为其做个表帅,取得好感,又有人说华为所做的产品与大众无关
,所以宣传低调等原因......不一而足。任正非的表率与华为对媒体的风格
对从华为出来的创业者影响不小。而这之中,李一男恐怕是当之无愧的代表。

  李一男,前华为集团副总裁。1994年进入华为的李一男曾经创造了几个第一,
到华为第二天被提拔成工程师,2周后晋升为主任工程师,半年后担任中研部副总
经理,一年后升任中研部总经理。次年,23岁的李一男成为华为最年轻的副总裁。
2000年30岁的李一男离开华为北上京城开始创业,并成立港湾网络有限公司。采访
李一男对传媒来说,同样难度很大,面对媒体的低调李一男与任正非如出一辙。记
者好不容易采访到李,要求给李一男拍照。未等李一男表态,宣传策划部经理便说
:“一男一向不太在媒体抛头露面。”李一男点头认同:“我们只交流些对行业的
看法,简单讲一下港湾网络的故事,至于个人方面的宣传就不必要了。”婉言谢绝
,非常坚决。 与华为相似的另一点是港湾网络目前发展的势头如当年的华为,非
常强劲,目前甚至成为华为的主要竞争对手。而李一男更是成为华为出来创业者成
功的杰出代表。华为的狼性文化关在李一男以及港湾网络表现表露无疑,冷峻而强
劲。

  媒体其实是个工具,利用好会对企业有很大的帮助。

  资本魔方:原始积累

   对于初期的创业者来说,资金往往是一个让人难以逾越的鸿沟。大多数创业
者往往依靠原始积累完成创业前期的大部分启动资金,而这其中寻找一个较高工资
的企业成为创业者的首选。

  邹磊,上海交大毕业,在华为做了四年技术工作,华为鼓励创业的时候出来,
现任深圳启易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对于创业资金他有很深感触,风险资金方面,“
不是不想找,是找不到。” “投资公司考虑的是如何短期盈利,喜欢搞资本运作
。我们还不是时候。”。最终邹磊象其他软件公司的创办人一样,选择自己出资,
成立深圳启易技术公司。对华为他满怀感激之情“是华为给了我创业的机会。那是
个锻炼人的地方,我这几年在华为不管是技术,还是钱都有了……”
   在我们采访的对象中,个人出资或是朋友合伙成立公司不是少数,而华为为
这些创业者潜移默化中提供了资金的帮助。

  在业内,华为以其“有竞争力的待遇” 吸引了大批人才。在2000年南开大学
招聘时,华为的承诺是“月薪不低于4500元”。 一位从华为辞职员工说:“华为
对技术开发人员的确很够意思,像我1995年刚进华为的时候,他们就开出了6500元
的月薪,后来慢慢长到了一万二,加上其他的补助之类的,拿到手上的数字还要高
一些。当这位工程师在办好一切辞职手续后,意外地发现自己还拿到了一大笔年终
分红,他没有说出具体数字,但是在眼镜片后那微微睁大的细长眼睛中一闪而过的
光泽,多少还透出一丝当年的吃惊与意外:”我几乎都有点后悔离开华为了。“早
在发展初期,华为便有在企业内部执行分红制度,像上述的那位工程师的级别,当
时在华为一年的红利大概可以在5-8万元左右。传闻创办港湾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的
前华为副总李一男,离开华为时分得了1000多万元。这个制度一直执行到去年才改
为内部股份制。

  摩托罗拉的员工表示:”摩托罗拉要挖华为的人很难,可华为要挖我们的人就
容易多了。“相信薪水待遇应该是其中很关键的一个原因。

  拿惯高薪的职员出来创业,有时会对雇员的工资失去合理的预算,对员工而言
,这是件好于,而这往往影响初创业企业的成本核算。方超,1998年加入华为,从
事移动基站射频系统的开发,2002年4月离开华为,现创办微通太微波技术公司任
总经理。创业初期,他雇一位普通的文员给予月薪3500元,后来发现合伙人提醒他
,这样好象太高了,方超才发现这有点问题,后来雇会计月薪只有2000元。而当时
方超觉得3500元的月薪根本不高,在华为实在属于底薪。华为对员工的高薪看来对
方超的印象很深。

  为了提高在客户面前的形象,华为对各种费用开支是一流的: 出差要住星级
酒店,参展要在国际展厅,捐款要有轰动效应,市场要抢最大份额……华为的这种
政策在市场人员表现更为明显。

  更有不少从华为出来的创业者在开发市场时,不计成本,高额费用投入,最终
将初创的公司在资金上拖垮。他们忽略了自己公司的实力、所处环境、与华为则是
截然不同。照搬华为模式注定走入创业误区。这里估计是那些曾经在华为从事市场
人员者受其影响最大。

  华为对员工的高待遇,吸引了大批人才,这其中有一部分人就是抱着进入华为
学习几年,在资金、管理、经验各方面积累成功后再出来选择创业。华为的高薪对
创业者来说,不能说没有帮助。

咨询:华为创业特色

  有人说从华为出来的很多人都选择做咨询业。这之中如前华为副总裁、人力资
源总监张建国,现在的益华时代管理咨询公司老板。张1990年到华为时,华为还只
是一个只有20来人的小公司,他亲身经历了华为从20多人到2万多人的变革全过程
。而他在华为的十年中在华为也先后从事了产品开发、生产销售、市场管理到最终
的人力资源管理等各种工作。他在华为的经历为其提供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最好教材


   再如华为前常务副总裁、华为电气总裁聂国良,聂2001年离开华为后创办汉
华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胡红卫,华为前财经管理部副总裁,1999年创办深圳市
思捷达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为何华为出来的人会较多选择咨询业呢?

  传闻华为员工都与公司签有保密协议,不允许华为员工离职后的几年内从事与
华为有竞争性的行业。不知是否与此有关?这里联想前家用电脑、1+1品牌的拓荒
者许志平的话或许可以道出此中部分原因。”我们就是把联想的东西总结一下,给
些比联想小的公司。一本万利。许多离开联想的人还说联想好,是因为他们认同联
想的文化,认同联想交给他们的行事之道。在为其他公司做服务的时候,每做一件
事情事先都会下意识地想一下‘这事在联想该怎么做?’然后按照柳传志的思路来
套这些事情:第一看这个公司里面大家是不是有一个共同的目标,然后看这个公司
里面的干部队伍怎么构成的,所有的干部是不是都有一致的感觉,有没有战略?大
家有没有一致的想法?……通过这些一看你就知道这个公司有什么问题,然后怎么
改善,学(联想)就行了。

   华为与联想相同的地方在于一都是成名的企业;二都有完善的管理体制。这
些对于从其中出来的创业者本身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他们只要把以前公司所用的一
套教给别人就行了。

  背靠华为:大树底下好乘凉

  人们常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对于从华为出来的创业者来说,靠好华为这棵
大树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甚至更多。

  2000年,华为为解决机构庞大和老员工问题鼓励内部创业,将华为非核心业务
与服务业务,如生产、公交、文印、餐饮业以内部创业方式社会化。虽然时至今日
,人们对这一政策颇多非议,然而对于一部分选择创业的员工而言,的确是找到了
创业发展的好机会。

  罗涛, 华荣科技总经理兼副董事长,在华为他工作有七个年头,三年结构设
计、四年采购,2001年与原华为同事共同投资创办华荣科技。从公司的名称就很容
易让人将其与华为联系到一起,不了解内情的人可能还以为这是华为的一个子公司
,事实上两个公司的所有者不同,然而华荣与华为又可以说是水乳交融。华为搞产
研分离,专注研发核心业务,将生产这块非核心业务交给华荣,而华荣目前也只需
服务好华为这一唯一客户,就可以活的很滋润。罗涛对华为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是华为给了我和兄弟们生存和发展的机会。我没有创业故事好讲,公司成立才
一年,是华为给我们饭吃,我们要做的就是服务好我们的客户(华为)”。而罗涛
能够取得华为的信任则源于多年的华为工作经验。

   南京源动力营销管理咨询公司的老板程静海对此可能更有感触,他在华为做
过长时间的营销管理的培训,而华为的营销管理培训在业内知名,华为的经验对其
取得通讯业的其他客户影响很大。

   华为对李武军创办的亚美达公司也起了不小的帮助,在公司大厅里你可以看
到这样的字:1990-1996年,华为总部所在地;华为产品指定销售公司;华为工程
指定安装公司。
  世上很多事只有失去后才会觉得可惜,李有春,1998年毕业后进入华为财务总
监办参与公司MRP内部控制平台的管理与设计工作,两年后离开华为,创办思考公
司。他对记者感叹自己应该在华为多积累一段时间,同时对其华为前辈张建国的创
业充满羡慕之情,“张建国在华为做了十几年,从资金、经验、社会关系等积累了
很多,再出来创业,就好象在花园里种花,很轻松,也不存在失败;而我们这些小
字辈,要资金没有,要关系也没有,创业就如同在荒地里开拓,艰难!”

  突破华为:寻找蓝天之梦想

  象所有大企业一样,华为对员工有具体的要求,有华为的游戏规则,如果你有
超越华为之外的想法,那么展开你的双翅,飞出去吧。

  程静海对此感触良多,“华为不会让一个人在一个职务上一直做下去,对年轻
人来说,这是好事。但当你发现一个能让你真正感兴趣的工作后,你就不想老是挪
来挪去。” 程于1990年末到华为,技术、销售、培训等工作都做过,后来,他发
现自己最想做的是培训。然而他无法长期做这项工作,最终他离开华为创办自己的
营销培训公司。

 做自己看好的事,这对技术出身的张永杰同样有效。2000年,张永杰在华为数据
通讯部,当年他看好视频系统,他提出方案,然而上面认为不行,张永杰很无奈,
他知道他只是一个项目经理,无法改变技术开发的总体方向,但张坚信随着宽带的
普及,视频定有好的市场前景。他意识到如果等市场需要视频再做肯定不行,他不
想浪费时间。申请辞职,决定出来自己做。

  究竟从华为出来的创业者受华为的影响有多大?是不是合适创业,我们无法给
予一个肯定或否定的结论。辨证法告诉我们凡事要辨证来看,对想创业者而言,华
为有其优势的一面,同样也有其不足之处,扬长避短或许是从华为出来创业人士的
最好选择。那么什么是华为对创业的优势,什么是其劣势,则需创业者慢慢体味,
这也是局外之人不亦回答的一个问题。


--
快乐之源--源之于心!

※ 来源:·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29.51]
--
※ 转载:·荔园晨风BBS站 bbs.szu.edu.cn·[FROM: 192.168.29.51]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