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园在线
荔园之美,在春之萌芽,在夏之绽放,在秋之收获,在冬之沉淀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发信人: creation (天佑一生), 信区: CACE
标 题: 国家大剧院停建始末
发信站: BBS 荔园晨风站 (Sat Oct 28 00:32:59 2000), 转信
□ 撰文/王春红【北京】
众人瞩目的中国国家大剧院工程经过两年多的紧张
筹备,于今年4月1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西侧正式开工建
设。然而,也许是国人对这个期盼已久的标志性建筑寄
予了太多的希望和关注,也许是那个法国建筑师的设计
过于浪漫和前卫,这个大剧院工程进行的并不顺利,从
一开始就遭到了国内外众多专家及有关人士的种种猛烈
而尖锐的指责与批评,并于今年6月中旬起因此而一度停
止施工,从而使这个亿万民众广泛关注的工程,蒙上了
一层扑朔迷离的色彩;但无论如何,围绕大剧院而存在
的种种争议的价值已远远超过了大剧院本身。
###国家大剧院什么样?
作为中国最高艺术表演中心,国家大剧院的建设得
到有关方面的普遍关注。为选出优秀的设计方案,国家
大剧院建设领导小组召集成立了国家大剧院设计方案评
委会,组成人员人员共11人,其中评委主席为清华大学
教授、两院院士吴良镛,评委委员包括傅熹年、周干峙、
宣祥鎏、彭一刚、张锦秋、何镜堂、潘祖尧7位内地及
香港建筑规划名师和阿瑟·埃里克森、芦原义信、里卡
杜·鲍菲尔3位国外著名建筑师。
1998年4月,国家大剧院面向全世界公开进行建筑设
计国际招标。在招标期限内,评委会共收到设计方案
69个,其中国内32个(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国外
37个。
设计比赛的第一阶段,业主委员会主席阐明了设计
方案应该表达出:“首先,一看就是个剧院,而不是别
的;其次,一看就是个中国的大剧院,而不是国外的;
第三,一看就是天安门旁边的剧院,而不是别处的。”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最后中标的却是颇具现代意
味的一种方案。中标的设计者安德鲁是法兰西建筑学院
的院士,整个建筑外型如一卧倒的水中的巨型鸭蛋。
由玻璃和钛材建成的卵型外壳之中,是安德鲁称之
为“剧院小城”的歌剧院、音乐厅、戏剧场及另外的小
型实验剧场。从宽敞的休息大厅向外望去,来剧院的人
们将看到一个像拉开的幕布一样的窗景---东面是大会堂,
东北面是紫禁城。从外观上看,大剧院是半透明的,日
夜都闪烁着光芒。茵茵绿地将环绕着椭圆形建筑物所在
的规则水面,大剧院的主要入口在北面,与地铁的出站
口相连通,通道的玻璃顶则是水池的池底,观众在进入
剧场前就能体验一下在水面下行走的奇妙感觉。
国家大剧院总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其中主体建
筑约13万平方米,地下附属设施约5万平方米。国家大剧
院由歌剧院、音乐厅、戏剧场、小剧场及相应的配套设
施组成。
歌剧院主要演出歌剧、舞剧、芭蕾舞,有观众席
2500座。音乐厅主要演出交响乐、民族乐,有观众席
2000座。戏剧场主要演出京剧、地方戏曲、话剧、民族
歌舞,有观众席1200座。小剧场主要演出实验话剧、小
型戏剧,有观众席500座。
###“65%组委会成员投票选中这个方案”
入选方案的设计者保罗·安德鲁生于1938年,是法
国建筑学院和法兰西建筑科学院的院士。他原是桥梁工
程师,后来因为设计很多巨型纪念性的机场建筑而出名。
他的设计频繁在第三世界中标,著名的有开罗、汉城、
雅加达机场,还有法国戴高乐机场等,我国的南京及上
海浦东机场均出自他手,正在广州施工的第九届全运会
主会场也是他设计的。
安德鲁曾说过:“对待一个古老文化的最好办法就
是将它逼到一个危机的边缘。”安德鲁是位建筑诗人,
充满激情,他认为建筑创作应不断地推陈出新,创作
“不是去追本求源,而是探索求知领域。”他认为“在
一个全新的时代,用现代科学技术去重复旧有的建筑模
式是没有意义的,这种行为只会阻碍发展,而我们渴望
保护的文化也会因此失去生命力。”在一次我国驻法大
使接见他,提到要注意中国的传统文化时,安德鲁说了
一句:“我就是要割断历史。”这话说的太绝对,但可
以看到“过去”“传统”在他脑子里没有什么地位,重
要的是面向未来,要有创造,要有突破。
所以,一开始,当一些中国规划者说安德鲁“为了
树木和水丢失掉珍贵的土地”时,他却坚持自己加入自
然元素这一重要的信念,并且在设计中做到与周围环境
“相异的关联”。
最初入围方案中的几个设计者试图以玻璃、钢构成
的现代建筑来顺合人民大会堂的风格,还有一些模仿中
国古老的乐器形状。而安德鲁设计的剧院大门很贴近长
安街,有媒体这样形容说:“入口的宽台阶就像舞台的
幕布一样在闹市中打开。”
据说,安德鲁最初的设计方案是方形基座上面一个
大金锥顶,与天安门广场的建筑有着某种谐调呼应,组
委会决定扩大剧院占地面积,两次将大剧院由长安街后
移。当他们第一次要求将入口处后移时,安德鲁几乎放
弃投标。“移动一个建筑物可不像移动一个家具。”然
而最终还是南移了20米,远离天安门能造成一种空阔感。
于是最后,他拿出了现在这个方案。
第三轮,三间外国公司分别与三个中国设计院联合
再次递交方案。据说,“有65%的组委会成员投票选了安
德鲁的方案”,并称,“众多艺术家及评论家都十分称
道这个决定。”
安德鲁说:“当你要去剧院,你要进入一块梦的境
地。”至于“中国特点”的问题,安德鲁认为不能圈定
中国文化艺术的概念,他在设计中也受到中国古迹的影
响,如颐和园及故宫屋顶的曲线等。
“我并不想令人震惊,”安德鲁说,“这是一种尊
重周边建筑的方式,但不模仿。”但他又说:“中国人
20年后才能接受我这个未来派的设计。”
###是“珍珠”还是“粪蛋”?
安德鲁的方案一公布,人们对首都中心出现此半透
明体没有心理准备,各方人士对此褒贬不一,种种意见
纷至沓来。
有人对此方案赞不绝口。法国报刊誉之为“一颗晶
莹剔透的明珠”。建设部设计院总工程师周庆琳也认为:
安德鲁先生的方案是一个非常独特、具有创造力的方案,
完全打破了人们通常的想象,它一方面将大大地改善天
安门广场的自然环境,国家大院剧的建设更好地融于其
中,与环境协调一致;建筑个体采用了椭圆的构图,椭
圆的长轴与人民大会堂的东西轴线重合,有机而完整,
是浪漫与现实的结合;它座落在水池之中宛如湖上仙阁,
钛金属板与玻璃光芒交相辉映,从远处望去水中倒影虚
无飘渺,梦幻般地变化莫测。玻璃如同拉开的幕布,使
城市中的剧院显示出金碧辉煌的内部空间,充满了神秘
感。观众从水下长廊中徜徉,犹如置身海底世界,头顶
是碧波粼粼的水面,随四季及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有时
平如镜面,有时朵朵涟漪。这是一个充满诗意和浪漫的
建筑。
清华大学建筑研究院副院长庄惟敏认为,国家大院
剧的意义已经超出了一个建筑本身的美与不美,而是给
中国的建筑界带来了一种创新的风气。国家大剧院做好
了,可能会成为中国将来的一个符号。发展过程就是不
断地演进、扬弃,我们不能以一个固定的眼光来看所谓
的中国民族形式。
但反对的声音接踵而至。香港著名建筑师,亚洲建
筑师协会第一任会长潘祖尧说:“法国建筑师设计的
‘大笨蛋’对我国民族传统、地方特色是唱反调,对天
安门一区只有破坏,没有建设,而且在设计上也有颇多
的错误。”
国际性权威建筑专业杂志,英国的《
Architecture Review》索性将它叫做“粪蛋”,它们甚
至专门为此发了一篇题为“无法无天”的评论:“……
这个形式与北京城中心和其他任何现有建筑完全不协调
的新纹理,他将他的奇才用来创造了一条随意和透明的
通道。安德鲁安排了从水底下走入大剧院的通道(100米),
所以你得先钻下去走过一个水下隧道,再走上去。虽然
一个桥会更直接和更舒适,但是被他否定了,估计是因
为那样会捅破了他的那个完美的粪蛋的完整性。”
除了“粪蛋”等系列形容词,其他的学者们还有一
些独具个性的词语表示自己的不满。
国家大剧院设计竞赛评委会副主席、加拿大建筑师
埃里克森(Erickson)说:“现在这个经过修改的方案
看来仍然有同样的平面布局的问题,只是它再加上了一
层像飞碟的尸衣,因此看起来极不适当。”
也有人认为,一些有创意的想法出现后,往往是要
招来普遍反对的,贝聿铭设计的罗浮宫前那极具现代感
的玻璃钢金字塔曾引来法国人的诅咒,现在人们知道那
是天才与勇气的结果。安德鲁本人也是持这一观点,面
对记者他曾有些激动地侃侃而谈,
“100多年前,当建筑师埃菲尔设计的铁塔刚建成时,
尤如一个钢铁怪物,沉甸甸地压在法国人的心上;几十
年前的蓬皮杜艺术中心剪彩时,被设计师特别设计在建
筑外表的横七竖八、纵横交错的管道让前来参观的人们
惊呼‘工程还没完工!’,而一旦知道这就是已建成的
艺术中心时,几乎没人敢叫好;几年前的卢浮宫入口改
造工程,当贝聿铭拿出透明金字塔方案时,瞠目结舌者
有之,大声反对者有之。更有甚者,认为设计师的设计
完全破坏了法国人为之骄傲的卢浮宫的整体风格……现
在呢?埃菲尔铁塔就不用说了,作为法国和巴黎的主要
象征之一,每年接待数千万参观者,要说‘到了巴黎若
没到铁塔,那就等于没到巴黎’应该不过分;蓬皮杜艺
术中心现在不仅是巴黎人读书、学习、观摩当代艺术的
殿堂,也是旅游者不可忽略的项目,哪怕不进去参观,
只是在这幢‘还没完工’的建筑前,和各式各样的街头
艺术家们合个影也好,这个建筑被公认为艺术之都巴黎
‘有容乃大’精神的代表作;卢浮宫前的透明金字塔入
口,当人们在门前排着队伍,缓缓通过地下大厅进入卢
浮宫参观的时候,无不慨叹设计者的匠心独运:金字塔
入口和其地下大厅,不仅避免了卢浮宫门前总是人头攒
动的噪杂,大小几座透明金字塔本身,也成为卢浮宫风
景的一部分……”
###动工不久遭遇停工
就是在这样的争论中,2000年4月1日,国家大剧院
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西侧正式开工建设。本来,应该说,
工程进行到这一地步,所有的争论应该是尘埃落地的时
候了。可是事情随后的发展却出人意料,先是开工两月,
因为其设计本身的缺陷和超出原投资规划一倍以上的资
金而受到我国一批著名科学家的质疑,使得暂停施工;
而后更是有关媒体对国家大剧院设计方案竞赛评选规则
提出质疑,认为其中出现了问题。
6月10日,在北京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期间,著名科
学家何祚庥、吴良镛、周干峙等49名院士联名上书中央,
针对国家大剧院设计方案提意见,批评该方案存在严重
缺陷,在功能上属二三流,但造价却是超一流,是典型
的形式主义作品,建议中央缓建国家大剧院,并对设计
方案展开公开讨论。
6月19日,由沈勃、郑孝燮等108名中国建筑专家也
联名上书,批评安德鲁的方案。
何祚庥院士说,安德鲁的设计貌似简洁明快,风格
独特,但设计方案本质上存在四处重大缺陷:一、与周
围人文环境不协调。天安门一带,政治气氛十分浓烈,
建筑不仅大气磅礴,而且传统文化气息很浓。如今,一
个所谓的带有明显浪漫和反叛色彩、造型新颖前卫、构
思独特、四面水池环绕、中心为透明椭球体的建筑一下
子就把原来的文化氛围破坏了,显得过轻过浮。更重要
的是,这个典型的西方玩意,对中国人来说可能会觉得
新颖特别,而在外国人看来则是过时的。伟大的建筑应
该不露痕迹地融入周围环境,既能让人眼前一亮,又不
觉得孤立突兀,这是建筑方案的起码要求。
二、设计本身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何祚庥说:
“安德鲁的设计方案过于看重它形式上的奇突,恰恰疏
忽了它的安全要素。在这个延伸到地下有七八层楼深的
剧院里,一旦发生问题,人员极难疏散。而其设计中,
地面上压着重重的水,一旦发生渗漏或坍塌,后果不堪
设想。”
三、设计没考虑到北京的气候环境。有媒体曾评价
中国大剧院的地面部分是一颗晶莹剔透的巨大珍珠,而
北京是一个多沙地区,安德鲁设计的“珍珠”,直径达
218米,被蒙上一层灰沙后,遇雨势必会成一个大花脸。
218米直径的“珍珠”如何清扫?很可能后面的还没擦掉,
前面的花脸又出现了。
四、造成财力和资源的巨大浪费。何祚庥告诉记者,
国家大剧院原来的资金预算只有20多亿,而根据安德鲁
的设计,最后的投资要达到50个亿。这对一个发展中国
家来说数目可谓是巨大的。6000个座位的大剧院,将
50亿分摊到每一个座位上,平均每个座位造价高达80多
万人民币。按清华大学教授彭培根的说法是“六七千人
(最大容量)在一个玻璃潜水艇里,坐在一个76万元——
价值相当于一部打过税的奔驰车——的座位上,看那该
死的歌剧。”而将来的运营费用更为惊人,根据上海大
剧院的运营经验,这个国家大剧院每月的电费就是400万
元人民币。
何祚庥还认为,设计的不合理源自任务书不合理。
他说:“中国国家大剧院设计方案的不合理源自任务书
的不合理。任务书要求把2500个观众席的歌剧院、
2000个观众席的音乐厅、1200座的戏剧院和500个观众席
的小剧院盖在一起,而每一种艺术门类又各霸一方,这
种做法有必要吗?之所以说任务书不合理,是因为其对
落成后如何经营等问题没有回答,造成设计者们一味地
追求新、奇、特。”专家们也一致认为,这个设计方案
绝不是所谓的“把法国的浪漫带到天安门”的舍“传统”
而取“现代”之争,而是“内容决定形式”还是“形式
限制内容”之争;是科学的设计和不科学的设计之争;
是建筑需要讲求功能合理、经济节约还是脱离中国实际、
无视中国传统文化之争。
随后的质疑来自新闻媒体。据南方周末报道,香港
建筑师潘祖尧在一封信中写道:“我是被邀请参加过两
轮评选的评委,但因为种种原因我没有被邀请参加最后
一轮评选,就业主委员会最后决定委托法国建筑师保罗
·安德鲁先生去设计国家大剧院,我觉得十分失望。”
该报报道说:“另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说:
除潘祖尧外,国家大剧院专家评议委员会主席吴良镛、
副主席加拿大的埃里克森等七八位评委均没有应邀参加
最后一轮投票。在最重要的最后一轮投票中,评委会主
席与副主席均未投票,而且他们两位还是不赞同安德鲁
设计方案的人。即使我们不采信这个消息,根据院士建
议书中所言存在的“误导”的“操办人”和潘祖尧先生
的非主动缺席,仍然可以说评选的公正性已经受到损害。
再退一万步,我们姑且只认定潘祖尧先生非主动缺席最
后一轮投票这个事实,把一个持反对意见的评委排除出
最关键的投票,也说明国家大剧院设计方案竞赛评选出
现了问题。”
###论证会连轴开 原方案不大改
针对种种的质疑,有关方面也给予了一定的重视。
7月10日,国家大剧院工程小组成员、建设部总工程师姚
兵、建设部设计院总建筑师周庆琳赶赴广州,向广东建
筑界12位名家说明情况并征求意见,广州的专家们从技
术角度提出了改进。据悉,建设部还将随后在北京、上
海等地举办同样的说明会。
建设部门的一位业内人士说,几位专家是本着一种
科学的、求实的、对国家利益认真负责的精神和态度来
提出意见和建议的。如其中声音的传输效果及空调装置
可能都需要调整,这必然会涉及到整个建筑物的面积和
造价。实际上,几乎任何一个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中,
都会由于种种因素而做一些改动或调整,这本是极为平
常的事。
7月下旬,针对国家大剧院复工问题,国家大剧院业
主委员会新闻发言人王先生说,国家大剧院的设计分为:
设计方案、深化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安德鲁
在深化设计初稿中,有点问题,面积做大了,依此做的
投资估算显然超额,未能通过审核,当然初稿不能作为
定论,还需不断修改完善。安德鲁已对国家大剧院设计
经过了适当修改,削减了25%的超预算开支,预算减少后
的设计也已呈交建筑委员会,在符合该项工程的财政预
算后,预计9月可正常施工。目前,现场前期准备工作包
括七通一平、表面土方的施工已基本完成,下一步,待
初步设计审定后将做部分施工图设计,依此进行基础底
板施工。
一位有关建筑专家也说,“主要是在减少面积、降
低造价的前提下对原有方案进行改进,但是原方案不会
改变太大。”
据建设部设计院总建筑师周庆琳透露,国家大剧院
在外壳的安装、地下施工及施工协调方面,都面临着一
些难题。一难在外壳安装,由于国家大剧院的外形如蛋
状,需要几十米高的钢架支撑,在外壳的受力设计和运
装上会碰到困难;二难在地下施工,国家大剧院的地下
施工面积远远大于地上施工面积,地下除了人行通道还
有1000多个停车位,而且还要考虑到上层是水面,要做
一些必要的防水防渗处理;三难在施工协调,北京城建
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香港建设(控股)有限公司、上海建
工(集团)总公司联合承担施工任务,协调三方的施工进
度和施工关系也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
另外,有人担心投资近30亿元的国家大剧院与天安
门广场厚重的历史氛围不协调,在安全保卫、运营维护
等方面也许存在技术难题。法国设计师保罗·安德鲁则
表示:“中标方案已较成熟。在新的设计阶段,原构思
中不妥的部分会不断修改和优化,新构思会不断涌现。”
有关人士称,为一个建筑物的设计方案下这样大的
功夫,在中国建筑史上还不多见。
###首演剧目已经拟定
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在有关院士和
专家“联名上书”,促使国家大剧院工程停工后刚刚一
个月,即7月中旬,国家大剧院艺术委员会正式成立,同
时还设立了艺委会办公室,开始着手国家大剧院建成后
演出剧目的选定工作。 中央音乐学院名誉院长吴祖强担
任艺委会主任,中央戏剧学院名誉院长徐晓钟担任艺委
会副主任。9位委员全部由我国知名艺术家、演出经营者
和艺术管理人员组成。
国家大剧院建设领导小组成员、文化部部长孙家正
向委员们颁发了聘书。他说,艺委会是在中央领导的亲
自关怀下成立的。艺委会属于大剧院工程业主委员会下
设的咨询机构,设立这一机构的目的是为了将大剧院的
设计、建设、演出、经营、管理等从总体上予以统筹考
虑。
到7月下旬,文化部在征求艺委会专家意见和了解全
国各地创作情况的基础上,已拟出了推荐参加国家大剧
院落成后首轮演出剧目名单。国内剧目初定53台。其中
京剧7台、地方戏曲15台、话剧7台、儿童剧3台、歌剧和
舞剧9台、歌舞2台、音乐会3台。据了解,这些剧目都是
自上演以来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其中大都获得文华奖
等各类艺术大奖,是建国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国舞台
艺术的精粹之作。
由此看来,这个经受如此众多争议的国家大剧院,
在三年后的今天,将不可阻挡地在神圣的天安门广场上
接受世人的评点了。,它很有可能一直被诅咒下去。那
么它到底是会像法国的艾菲尔铁塔一样由遭人诅咒的
“怪物”转而变成世界建筑的杰作,还是会成为世人的
笑柄,一直被诅咒下去呢?
看来这个问题,只有等时间来为我们作出回答。
--
※ 来源:·BBS 荔园晨风站 bbs.szu.edu.cn·[FROM: tnt4-szb.szptt.net.c]
[回到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荔园在线首页 友情链接:深圳大学 深大招生 荔园晨风BBS S-Term软件 网络书店